

自然一直都在,我們該如何與它互動?-洪廣冀的生態系科學理論 Hung, Kuang-Chi | Interacting With Nature- by Hung's Ecological Sc
【棲居之事】系列講座-1 演講開始前,洪廣冀以他面試高中生選擇地理系的理由開場。問到這個問題,高中生的理由不外乎是喜歡旅行、喜歡探險……等等,這讓洪廣冀從中去思考-地理學者或地理學,真的是關於探險、關於旅行的一門學問嗎?...


和植物一起共生,循環是解答— 跨域採集研究 林暐翔 Interdisciplinary Collecting Research- Lin, Wei-Siang | Living with Plants
【棲居之事】系列講座-5 「生態其實是一個動詞,它會不斷的循環。」透過植物研究來探討棲居與生態的林暐翔,首先帶我們認識生態系的運作。 林暐翔說,植物最重要的工作是把生態系建構出來。我們可以想像植物是一個骨架,它從生長到死亡,到成為土壤,建構出更好的棲地,讓動物或下一代的植物...


聽見城市在說話-跨域採集研究 蔡宛璇+澎葉生 Interdisciplinary Collecting Research- Tsai, Wan-Shuen + Yannick Dauby | Lis
【棲居之事】系列講座-4 「為何選擇北投?」 聲音工作者蔡宛璇說,透過採集工作來看整個台北,發現北投這個地方無論是開發時的角度,或是跟自然長期互動之後產生的都市紋理,都是非常適合做採集工作的地區。 採集工作的過程中,澎業生和蔡宛璇以聲音作為採集的媒介,透過觀察與聆聽,在不同...


“WE DIG DEEP!”— 城市景觀設計 麥克霍恩, Turf 設計工作室 Mike Horne, Turf Design Studio | "WE DIG DEEP!"
【棲居之事】系列講座-3 「城市是一個塑造「文化」的空間,而公共空間可以更好地呈現我們的文化水準。」 — 丹麥建築師 Jan Gehl 對Mike Horne來說,作為一位建築師、景觀設計師,他在設計空間時,不斷思考著如何將人與空間連結在一起,共創地景與活動。而Turf...


維修城市,從社區維修開始-侯志仁談「公民城市」Jeffrey Hou | To Fix The City, Let's Start From Fixing The Community
【棲居之事】系列講座-2 「棲居」是環境裡的一種社會行為,然而身處當代社會,特別是城市生活,棲居方式卻趨向單一,人們的生活不外乎圍繞在工作、消費和娛樂。城市裡是否可能有更多的「負空間」,更多另類的選擇,是侯志仁在這次論壇中想要邀請大家一起來思索的問題。...


採藝研究創作-廖惟宇《切片全景圖》的虛擬和真實記憶 Interdisciplinary Collecting Research - Liao, Wei-Yu│Panorama of Slices
上圖_ 採集研究者廖惟宇闡述他的文字創作 負育群帶聚落合作的採集研究者廖惟宇,是整個團隊裡,唯一曾經生活在空總歷史場址的成員,當時廖惟宇就住在空總後方的正義國宅,也在空總裡頭當勤務兵,在營區可以望向自家陽台,當兵的後期參與了空總搬遷,見證此地軍事用地角色時期的結束。...


談建築以前,先聊聊解決問題的跨域設計理念-侯君昊的文化設計觀察 Hou, June-Hao│Before Talking About Architecture, Let's Think Abo
上圖_ 講座開場,侯君昊先解釋了真正的「建築」,在英文中的定義與意涵。 Architect – noun – A person responsible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plan or aim. ------Cambridge...


既親密又疏離-漫遊中的質感採集 蘇弘的光影盒子 Interdisciplinary Collecting Research - Su, Hung│An Untitled Non-Project
上圖_ 蘇弘、王敬安、王重翔在麻豆鴿舍的採集研究創作。 紛亂繁雜的數位時代,人人求新求快,在轉瞬即逝的片段生活裡,眼睛盯著電子設備就成了現場的精神不在場證明,曾幾何時人們還渴求質感的時刻嗎?我們可曾稍作停留,去觀看自身所處的周遭環境? 蘇弘,巴塞隆納高等建築學院 ETSAB...


空間由天空與環境定義,而我們則是要創造讓人最舒適的角落-絡吳工作室的環境築構論 ROEWU Architecture│Space is Defined by the Sky and Environme
建築之於生態,絡吳工作室(ROEWU architecture) “建筑並没有什麼"類別"或"種類", 只有不同情境下,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,以滿足人生在實質上和精神上的需求。” ---------Christian Norberg-Schulz...

【建築之外】國際講座邀您一起走出戶外,回到自然 Beyond Architecture International Forum Invites You Walk Out of House, Get B
我們聚精會神地專注在那些,比起被遺忘,還甚至從未被注意到的存在。 「建築之外」作為實驗建築計畫「負育群帶聚落」的首場國際講座,我們希冀以此打開對「實驗建築」更多樣的想像,描繪「建築之外」的風景與路徑。 以「負育」為名,說明了我們對建築生產的基進思考,這意味比起實體建築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