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重大災難以後,藝術可以做什麼?— 高師大跨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佩桂|Tsai, Pei-KueiWhat Can Art Do After Major Calamity?


蔡佩桂老師

2014年,高雄發生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石化工業災害,氣爆事發至今已經過了四年。四年有多長,而我們的記憶又有多深,作為一個藝術研究者—高雄師範大學跨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蔡佩桂老師,對自己拋出疑問,「如果想要記得這樣的重大災難,藝術可以有什麼可能性?」

回顧當年氣爆發生後,紀念81氣爆的時間地景藝術裝置《記憶的漣漪》於隔年七月於高雄市五權國小臨凱旋路與三多路口落成。完整的作品由藝術家顏名宏、黃明威、陳旻昱的作品《時光迴音》、《行走的記憶》、《漣漪》、《人行道景觀空間》,以及民眾參與計劃《疊影盒》五個部分組成。整體作品以低調的手法回溯、紀念事件,利用基本的幾何結構、當時的部分氣爆管路去拼貼,其中《行走的記憶》以裂開的道路去反映氣爆後受創的街道,當中鑲嵌著居民生活中的記憶物件,串連對家的回憶。落成當天曾任高雄市長的現任總統府秘書長陳菊、高市代理市長許立明與氣爆傷者與罹難家屬參與落成典禮,率領團隊向受難者與市民鞠躬道歉。

同年,高雄市文化局也舉辦「走過愛堅強 高雄石化氣爆週年展演:凝視・八一視覺藝術展覽」,透過更具象、更真實的視覺手法,近身觀察當年氣爆人們的親身遭遇,還有後來整個城市走向復原的路途。例如蘇俊榮透過氣爆全景攝影拍攝當年受災的720戶家戶;楊哲一運用紀實攝影、不帶批判的手法紀錄三多路上的店家;林清湶發起重建家園計畫,在災後100天後邀請居民拿著100天的牌子拍照;楊山河選擇拿起相機拍攝重建中的高雄;賴易志運用超現實的拍攝手法,扭轉放大氣爆現場創作出空間圖誌系列;以及蔡孟閶以寫實性手法拍攝高雄的天際線,凸顯工業城市充滿煙囪的「不乾淨」天空。

高雄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已經超過半個世紀,透過高美館的展覽我們可以凝視到什麼?在這樣一個被數據填充滿溢的時代,佩桂認為藝術創作該如何表現、要呈現多少的數據與資訊量、文化又該如何回應,面對這些經扁平後的資料我們必須抱著存疑的態度仔細對待。而政府與媒體作為數據提供者,一般民眾如何判斷或抵抗其權威性,也是文化數據中重要的議題。

當代藝術創作及展覽有個很大的矛盾,曇花一現的展覽遍地開花,發揮的影響力有限,經常消耗非常多的能源與資源,快閃後只剩等待回收的材料,在製造碳足跡的同時卻在討論減少碳足跡的可能。針對這個問題,佩桂與他的團隊希望能夠透過細水長流、一步一腳印的方式,透過自己的力量,去發揮對高雄環境生態的影響力,於是「譜普市」因而誕生。

「譜普市」是根據高雄的城市地景與環境數據打造出來的一個虛擬城市。透過視覺化呈現各式各樣難以理解的資訊,例如空氣污染及工廠關係。在這個虛擬城市裡頭,除了可以用互動視覺理解高雄的環境現狀外,還能在「棲居島」上創作自己中理想城市的樣貌,藉著網站上的影像處理軟體,把手機電腦裡的影像上傳,連結現實生活的素材,並且與其他虛擬城市的市民一同互動交流。在不知不覺中吸收各種關於環境的資訊,把個人連結到公共,慢慢地集結更多的人,去對抗現在層出不窮的環境問題,也許就能稍微開始找到解決方法的出口,就像爆米花的爆開那霎那的聲音「POP!」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