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走進人群,人群走進-窩工房分享會  Tetawowe Atelier Sharing Session│ Reprogramming Architecture


【建築程式的再想像】Reprogramming Architecture 分享會

馬來西亞實驗建築團隊-窩工房 Tetawowe Atelier

來自馬來西亞的建築團隊-窩工房Tetawowe Atelier 以連結社區、次文化與地方性,發展各種可能的公共性空間,讓使用者對於空間使用有嶄新的想像!

他們在乎「人」作為主體的空間使用,探究空間與建材組裝之間形成的層次,同時尊重大地的原生姿態和社區多樣態的場域利用,這般關乎環境與身體的設計,是窩工房對建築與環境的思維,讓人終於有了依歸。

建築之外還未落幕,捨不得結束的我們與民眾們,這次來到負育群帶聚落團隊的工作站,緊鄰空總中山堂(圖書館)的 A 棟宿舍,不斷發展衍伸的建築空間,現階段超 ROCK 的插座,恐怕是世界之最!打破牆面的空間實踐,直搗負育群帶聚落專案「打開邊界」的理念。

趁著百人到場的國際講座-【建築之外】現場熱烈討論的氛圍還在延燒之際,我們決定將原本只對內的窩工房分享會對外分享,讓議題持續延燒,並產生更緊密互動的深度對談,在具有飛延擴張的空間,共同廣闊航程、探索想像空總與臺北的未來。

從【建築之外】國際講座論及建築如何在「環境誘發機制上工作」、AI 人工建築師下的實驗教育思考、實踐「將環境放入建築」中的構築行動、「採集」作為實驗建築的方法論思維等,緊接著窩工房將從他們關注的人性尺度,特別是一種社群實踐由下而上的能耐,分享了他們作為馬來西亞多元文化與奇特政體之下生存的華人,透過建築的方式探討地方的特質。

這次窩工房分享主題,圍繞在窩工房建築設計觀點與實踐,延伸到社區的互動連結、城市的向度與人體感知的對應,例如他們過去的實作 Jungle Lodge(森樹棚屋)、窩工房自身的工作室設計和 Community Green Space Project (社區綠色空間計畫)等,再再體現空間多維度的築構表現。

窩工房總是關懷聚焦在使用空間的「人們」,作為發想建築空間的主體,透過設計去引導、召喚人們的身體移動與知覺,進而影響在地群眾的習慣,也根據在地人口組構和築購物基地的自然光線,去呼應原生環境、人類文化的環境,漸進地因著空間設計的專案理念,去填補都市逐漸失去的美好:都會人們身體力行動手種菜、空間的開放讓學生自主經營地方圖書館、透過 Itano Calvino 的經典建築文學《看不見的城市》(Invisible Cities)做想像創作的策展等,建築走進社區,而人們因此聚集。

窩工房喚醒了都市遺忘的記憶,主動走進了人們活動的社區,用專案規劃性思考(Programme)的策略引領人們,如何用自身的本能呼應社會空間;激發人們,我們如何使用建築,在美學、文學與次文化之間,與社區連結,與大眾議題結合,面對整體社會環境做出解決方法與回應,在空間的公共性和開放性之中,無限加乘了人與人互動溫度的附加價值。

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,每個空間都是節點的容器,節點與空間的互動形成了聚落,聚落的流轉與擴張發散、聚集交會,創造了有機的記憶,而這些來來往往的匯聚,瞬眼之間就刻印下了在地文化與城市的歷史維度。

世界轉變得很快,在與時間競爭賽跑的同時,遺忘消逝不見的自己與地景。

窩工房在 5 月 2 日的夜晚,深刻地讓我們找回自我,重回建築的初衷和新的構念。

Tetawowe 窩工房官方網站:http://www.tetawowe.com/white-brick-house.html

負育群帶聚落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nsvattaf/

活動連結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2053242188289049/

延伸閱讀:

Ipoh Old Block - Feature in Futurearc magazine Jan/Feb 2016

http://www.tetawowe.com/uploads/1/7/6/6/17668319/futuarc2016.pdf

jungle lodge

http://www.tetawowe.com/jungle-lodge.html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